2015年12月23日,基础医学院服务学生成长“杏林春华”第二导师团针对2015级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在7417教室开展了“寻根中医,规划未来”座谈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和“从自身成长漫谈人生职业规划”为主题,分别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上海中医药大学“段逸山名师研究室”成员刘庆宇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赵英侠导师主讲。
刘庆宇老师以文化的概念与特点开篇,用铿锵有力,热情昂扬的嗓音就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由面及点,层层深入。随后,刘老师旁征博引,简明清晰地阐述了传统文化与中医的关系,并通过列举道家、易学、儒家及各种传统学术,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发展的深远影响,并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物质基础。
赵英侠教授用自己的求学与职业选择的经历深深吸引住了同学们的眼球,赵教授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同学们,成功是要靠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努力才能取得的。赵教授还鼓励同学们正确认识自己,自信自尊自强,对人生职业和未来发展要有梦想,有追求。
整场活动中同学们与老师一直积极互动,同学们踊跃发表感悟或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困惑之处,老师则耐心的一一解答。比如罗俊雄同学问到“读哪些书有助于我们解读或探求中国传统文化?”,刘老师告诉同学开卷有益,只要是适合自己的书就可以去读、去思、去悟。刘老师鼓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来丰富自己。
随后,赵老师告诉同学们如何挖掘自己兴趣和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并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记得满满的课本和绘满总结表格的笔记,同学们争相传阅,皆是敬佩之情。并告诉同学们“时间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天道酬勤!”,鼓励同学们抓紧平时的点滴零散时间,勤奋踏实重积累,并且要常怀一颗知恩、感恩、奉献的心。
此次座谈活动极大地激起了同学们对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规划人生未来职业的兴趣。不仅让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医学发展的历程有了进一步了解,增强了同学们的文化认同感,也明确了中医学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学科,不可以用西医思维看待中医,还让同学们对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赵老师的感染下体会到常怀感恩心的重要性。活动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