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年少的梦想
我在大学攻读的是中医学(针灸推拿英语方向七年制)专业。高中时的我对中医非常感兴趣,从小便在家附近的图书馆借阅了很多与中医有关的书籍,自行学习了经络、穴位等方面的知识。但是高中的课业负担较重,我没有太多时间去系统学习中医药多知识。另外,没有老师带入门,自学也感觉很吃力。人就是这样,越不懂的时候就越想搞懂,所以当时,高考考入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是我的理想。凭着那份执着,我进入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也走进了针灸推拿专业的大门。
大学生活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我在班里担任团支部书记、也是在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学校的社团社长等。可以说我在各级学生组织中均担任过一些职务,所以对学生组织的组织构架、工作方式、各级组织间的协调工作等都有一定的了解。经过这段经历我发现,其实,不同学生组织对个人应具备的素质、能力有着不同的要求。这些经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带领一个团队,就按照社团来说吧,如何把社团规模做大,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如何为更多的同学服务等等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相比社团,在学生会工作中,我承担了更大的压力和责任,不仅是要倾听同学的心声、反映同学诉求、维护同学权益,还要发挥纽带作用,成为师生间的桥梁。在学生会工作期间,我尽心尽力地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生活动。这些经历对于我后来从事学生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我也在学生会工作中有幸接触到一些中医大家。我从他们身上学习到的不仅仅是医学知识,更多的是他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感受到他们对待患者的那份细心、耐心和责任心。
我毕业那年正是上海市第一年推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我的同学纷纷进入基地培训,之后也顺利地成为了一名医生,而我选择留校工作。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学生。
师者余香 寄语杏林学子
当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个时髦的话题,许多大学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或是专题报告与讲座,网络上也大肆炒作,一时间职业生涯规划成了大学毕业生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但不少大学毕业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缺乏进行规划的具体技巧。所以不少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或冷眼相对,或茫然无以适从,或使规划流于形式,或不顾主客观条件任意随自己的兴致来“规划”,这都会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的应有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是首先坐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总想会撞到好运气找到好工作。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到头来感叹招聘单位是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看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简直是耽误时间,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作为学校就业办公室的一名老师,我通过开展求职技巧指导、就业政策及流程解读、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工作,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准确定位、合理评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自导师团成立后,导师的职责更加明确,更能有效帮助到需要帮助的学生。因此,我毅然选择加入了导师团。目前,导师团中的名医、名师共同参与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中。而作为其中一员,我还能为学生提供哪些帮助,如果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还需要深入思考。在这里,结合自身的成长历程,我向对大学生们说,不要在青春年华里给自己限制太多框架,要有广阔的视野和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
一是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能力。能力培养是多方面的,比如成为一名学霸是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的体现;再如当选学生会主席是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体现。在大学期间,我们要努力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努力做到全面发展。我们不用去怀疑自己的能力大小,担心是否能胜任工作,而是要大胆尝试,仔细思考,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任何一件事都能够锻炼人的能力,比如今天的采访,资料收集、提纲撰写、稿件的撰写等,都是在培养自身能力。因此,在大学里,学生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努力提升综合素质,时常反思不足之处。
二是面对就业要有更开放的心态。关于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从历年就业统计数据来看,医学生从事的非医职业包含了教师、医学编辑、医药代表、医疗理赔、公务员、自主创业等几个方向。毕业后即便将来不选择做临床医生,依然有着广阔的就业领域。职业选择的第一步就是要充分自身个性特点与职业特点,做好人、职匹配,做好生涯规划。有很多非上海户籍的学生纠结是否要留在上海工作。要想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单单比较在上海就业和在家乡就业哪个前景更好。我觉得当代大学生应该持有一个正确的就业观,即不在于你做什么,不在于你在哪里做,而是工作是否适合自己。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应当衡量自己的能力、素质、价值、个性特点是否与理想职位相匹配。同样,企业在选择人的时候也是如此考虑。因此,是留在上海工作还是回家乡工作没有标准答案,首先是要看你能不能适应上海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再者是要对于自己的职业做好规划,这个岗位是否能满足你的需求;最后是要问问自己,在上海工作、生活你是否感到幸福、快乐。要看你追求的是什么。用开放的心态面对择业、就业,你就能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我们不应该在应当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我们应该持有着年轻人特有的激情,带着好奇心审视这个世界,以及自我!
采访札记
经过本次的访谈,我了解到作为一名医学生,特别是针灸推拿五年制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活。无论你是初出茅庐的大一新生,还是久经历练的大三老生,在奋斗的年纪不要过早选择安逸,在学习之余更应该参加许多学生组织,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这将让我更多的了解自己,挖掘自己的潜力,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之处。或许我们应该放慢脚步,欣赏沿途的景色,收获更多的欢乐。——查苏娜
经过这次采访,我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有了更加详细的规划,也对未来的职业目标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校学习期间,我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对未来职业的选择,要结合自身实际,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另外,无论是回家乡就业还是留在上海,抑或去其他城市打拼,都要看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王金香
(针灸推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