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五育并举 和合润心”上海中医药大学心理育人论坛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开幕式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4-05-08来源:谌誉访问量:160

5月7日,上海中医药大学心理育人论坛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开幕式在全球合作伙伴中心一楼报告厅顺利举行。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德育处副处长杨长亮,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名誉会长黄晞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发展研究院(筹)副院长、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刘明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邵阳,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医学分社社长王华祖以及上海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负责人,学校各二级学院、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生工作负责人,二级学生心理辅导站站长,部分学生代表出席本次活动。论坛由学(研)工部部长沈漫主持。

  本次论坛聚焦“五育并举 和合润心”主题,旨在发挥上海中医药大学“传统文化+”生命教育的特色优势和引领效应,进一步推进学校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上海中医药大学心理育人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朱惠蓉在致辞中介绍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将心理健康工作融入“大思政”格局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的工作情况。她表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既是教育系统的重大任务,也是一项带有时代性、社会性、复杂性的课题。学校将继续探索,争取打造成“中医特色、行业引领、区域辐射”的本土心理高地,继续为高校心理工作做出贡献。

《健心——中医智慧九探》新书发布环节作者代表张黎声教授介绍了参与创作新书的过程,并分享在第一课堂开展医学生生命教育的经验。王华祖肯定了澄心息虑丛书良好的社会反响,阐释了系列丛书重要的文化与社会价值。朱惠蓉张黎声共同将《健心——中医智慧九探》赠与在场的学生代表。作为澄心息虑系列丛书之一,《健心——中医智慧九探》继《谈“心”——中医名家十讲》中英文版、《育“心”——中医心理八法》之后又一力作。该书以生命智慧为主题,中医学、心理学、中国哲学等多学科交叉融汇,从生命教育课程、课程思政和实践育人三重视角,总结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智慧进行健“心”的理论和方法,既能指导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能帮助更读者从传统文化中涵育生命意义、汲取生命能量。

  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签署了新一轮《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过去五年合作的基础上,围绕学生就医通道机制完善、危机评估与干预联动、教师专业队伍建设、心理障碍学生帮扶及中医心理传承创新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医教结合,携手共进,优势互补。邵阳表示,作为新起点,本次项目的续签代表着双方在专业支撑、转介治疗、科学研究方面继续资源共享、紧密合作。龙华医院副院长李屹介绍了该院利用中西医多学科会诊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项目开展情况和未来规划。未来,我校将依托医学院校优势和中医药特点,协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附属龙华医院开展“中西医+心理”联动,发挥中西医结合防治心理疾病的特色优势,聚焦非药物疗法在调节心理疾病、情绪障碍中的独特作用。

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林磊介绍了我校2024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的整体情况。黄晞建和和刘明波为新成立的15家二级学生心理辅导站进行授牌。本次授牌仪式标志着学校心理工作架构进一步完善,心理育人持续深入到学院、班级、寝室,打通“心育”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为学生提供更具学院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贴心及时的心理帮扶支持服务。

上海高校心理育人实践主题交流展示环节,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分享了学校基于传统文化开展心理育人实践的经验。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负责人就“以文化人”、“五育并举”主题开展了研讨交流。黄晞建、刘明波、张黎声和解放日报主任记者、上观新闻教育栏目主编徐瑞哲从不同角度开展了专家点评,对未来上海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发表了指导性意见,提出了建设性对策和建议。

杨长亮高度肯定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调,心理育人需大力弘扬和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加强谋划,守住底线,强化相关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意识;紧密结合高校特点,植根思政工作体系贴合大学生成长发展实际开创各具特色的心理健康工作加强多方协同,整合资源,建设长效、畅通、便捷的学生转介治疗渠道。他表示,上海各高校应继续发挥优势不断创新,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充分贴切的人文关怀,在育心育德的道路上进一步提质增效

        

本次论坛从组织保障、队伍建设、医教协同、成果转化等多角度,全面展示了近几年学校依托中医药学科优势,跨界协作、多方协同,打造“传统文化+”生命教育新模式的探索。论坛顺利举办“五育并举 和合润心”的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也为学校心理育人工作掀开新篇章同时为上海高校心理育人实践工作搭建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未来,学校将继续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挖掘“传统文化+”生命教育内涵,拓展中医药特色心理育人路径,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最新新闻
最新关注